“正心修身 自强不息”研究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第九期)成功举办

  510日下午,“正心修身 自强不息”研究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第九期)成功线上举办。本期心理健康讲座以“恋爱与自我发展”为主题,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祉妍教授与同学们交流分享恋爱知识,共计182名学生线上参会。

  陈老师首先通过MBTI人格测试,讨论了人们在择偶中对于相似或互补型人格的不同偏爱,引出了“最佳匹配的恋人应该有小部分互补、大部分相似”的学界观点。接着陈老师提到了不同群体的择偶动机、吊桥理论等话题,并给出了一些提高自身吸引力的建议,鼓励同学们更加自信、接纳自我、拓宽交际圈。其次,陈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恋爱中的注意事项,主要从依恋理论、爱情三元论和PAC理论等心理学中较为经典的理论出发,提出了若想要维持一段有意思且长久健康的亲密关系,双方应注重经营,多元发展的建议。同时陈老师也提到,健康关系更像是全面角色游戏,人们应该在一段关系中尝试多种角色的互换。亲密关系的破裂,即失恋,可能对自我价值产生打击,甚至有触发抑郁症发作的风险。陈老师给出了有助于恢复身心健康的三点建议:一是生活作息规律;二是审视归因,减少自我检讨;三是赋予所经历的痛苦以一定的人生意义。 

  在提问交流环节,许多同学都热情地参与互动,积极询问恋爱中遇到的困惑与疑难,陈老师认真耐心地解答,并为同学们提供了许多处理思路和方法。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举办的线上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本次讲座有助于同学们在从事科研学习的同时,了解并正视自我的情感需求,更好地理解情感中的相互关系与维系方式,正确排解情感焦虑,从而积极健康地享受生活。 

 

研究生党总支 

  研究生会 

  2022513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8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