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重建”专题征稿启事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的特大地震灾害,破坏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不仅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也使得受灾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这种具有突发性、低频性特征的严重自然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为了综合、系统地评估地震灾害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将来的具体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从这场罕见的地震灾害中总结出对今后受灾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有参考意义的对策和建议,《生态学报》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拟于2008年12月出版一期“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重建”专题论文集,优选出的论文将以中英两种语种在《生态学报》中、英文版上发表。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

  (1) 地震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区域植被的破坏、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变、地震造成的水土流失、对流域生态安全以及景观影响的评价。
  (2) 地震灾害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主要包括:流域水资源变化、土地资源的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承载力的损失。
  (3) 地震灾害对各典型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等,也可以是地貌单元综合的流域生态系统、山地生态系统等。
  (4) 地震灾害对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的影响。
  (5) GIS与遥感技术在评估地震灾害的生态环境影响中的应用。
  (6) 区域恢复的城乡生态建设。
  (7) 地震灾害后的区域植被恢复与重建对策。
  2.稿件形式
  以原始研究论文为主,也可以是综述性、评论性文章,或研究初报和问题讨论。
  3.格式
  严格按照《生态学报》期刊论文的格式
  4.投稿截止日期
  2008年9月20日。
  稿件投寄方式
  同时投往以下三处
  1. 网上投稿:把稿件投给《生态学报》www.ecologica.cn,请在投稿附言中注明为“特大地震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重建”专题稿件
  2. 以Email形式把论文发送给: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吴宁、卢涛(lutao@cib.ac.cn)
  3. 以Email形式把论文发送给: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王根绪(wanggx@imde.ac.cn)

                                       《生态学报》编辑部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08年05月26日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8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