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 05.16论文答辩
    博士论文答辩论文题目:电化学方法去除水中五价锑污染物研究答辩人:曹迪指导教师:赵旭研究员 硕士论文答辩论文题目:过一硫酸盐强化光/光电催化降解有机物并回收银的研究答辩人:邵荟芯指导教师:赵旭研究员 时间:2019年5月16日(星期四)9:00地点:生态楼505会议室敬请各位老师同学莅临指导!
    2019-05-07
  • 05.11博士后出站报告
    论文题目:微等离子体原子光谱分析装置及其现场环境分析答辩人:郑成斌指导教师:江桂斌院士答辩时间:2019年5月11日(周六)下午13:30答辩地点:生态科研楼601欢迎各位老师、同学莅临指导!
    2019-05-07
  • 05.1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题目:新型环境污染物的高分辨质谱非靶标识别方法研究答辩人:林泳峰指导教师:江桂斌院士论文题目:全氟和多氟化合物及溴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累积研究答辩人:刘艳伟指导教师:江桂斌院士论文题目:氯化石蜡在青藏高原的环境行为研究答辩人:吴静指导教师:江桂斌院士论文题目:青藏高原、南极地区汞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其示踪研究答辩人:刘洪伟指导教师:江桂斌院士论文题目:新型有机污染物四溴双酚A等在南瓜幼苗中的迁移、代谢与转化答辩人:侯兴旺指导教师:江桂斌院士答辩时间:2019年5月11日(周六)上午9:00答辩地点:生态科研楼601欢迎各位老师、同学莅临指导!
    2019-05-07
  • 05.10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论文题目:被动采样研究水体中有机磷阻燃剂等PBT污染物的暴露归趋答辩人:高小中指导老师:马梅研究员,许宜平副研究员论文题目:含磷阻燃剂和新型表面活性剂的离体毒性及毒性机制研究答辩人:袁圣武指导老师:马梅研究员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论文题目:典型污水处理系统中有机磷阻燃剂的暴露归趋与去除机制答辩人:青达罕指导老师:许宜平副研究员答辩时间:2019年5月10日(周五)上午8:30答辩地点:北京西郊宾馆5号楼2层荟缘厅欢迎各位老师、同学莅临指导!
    2019-05-05
  • 05.07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题目:人血中全氟及多氟化合物:检测方法、富集消除和母婴传输答辩人:高珂指导老师:张爱茜研究员 论文题目:京津冀大气中新型阻燃剂时空分布与人体呼吸暴露评价答辩人:张巍巍指导老师:张庆华研究员 论文题目:室内环境中有机阻燃剂的污染特征及人体暴露评价答辩人:王豆指导老师:张庆华研究员 论文题目:新型半挥发性有机物的被动及主动采样技术:方法建立,校正和应用答辩人:JuliusMatsiko指导老师:张庆华研究员 答辩时间:2019年5月7日(周二)上午9:00答辩地点:环境科学楼401会议室欢迎各位老师、同学莅临指导!
    2019-05-05
  • 04.30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题目:入侵生物乳突皮海鞘适应不同海域环境的遗传机理研究答辩人:陈义永指导教师:战爱斌研究员论文题目:入侵生物玻璃海鞘局域适应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答辩人:倪平指导教师:战爱斌研究员论文题目:史氏菊海鞘(Botryllusschlosseri)局域适应的遗传与表观遗传机制答辩人:高养春指导教师:战爱斌研究员答辩时间:2019年4月30日(周二)上午8:30答辩地点:环境生物技术楼101欢迎各位老师、同学莅临指导!
    2019-04-29
  • 04.30博士后出站报告
    论文题目:污染驱动浮游微生物群落时空演替的生态学机制答辩人:杨预展指导教师:战爱斌研究员 论文题目:环境—生物群落相互关系研究:从方法到应用答辩人:熊薇指导教师:张昱研究员、战爱斌研究员 答辩时间:2019年4月30日(周二)上午8:30答辩地点:环境生物技术楼101欢迎各位老师、同学莅临指导!
    2019-04-28
  • “第四届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一轮)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化合物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化合物中有不少具有在环境中难以降解,一定的生物毒性,能够在生态系统中富集放大和长距离迁移等特点,这类化合物被称之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ersistentToxicSubstances,PTS)。虽然极地、高山及远洋区域远离人类活动,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偏远区域已非净土,PTS不断在这些区域的环境介质和生态系统中检出。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营养结构较为简单,系统平衡相对脆弱,对外来因素较为敏感,痕量的PTS有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PTS在环境中的长距离迁移,在生态系统中的富集转化以及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效应是目前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学术研讨会”聚焦于PTS在极地、高山、远洋等偏远区域的赋存、长距离迁移机制及生态风险,输出食品中PTS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新型持久性污染物的发现,痕量PTS分析新仪器和新技术,控制技术与策略等议题,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3届,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及相关部门的代表积极参会,影响力逐步扩大。“第四届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学术研讨会”是由西藏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并共同举办的高水平学术论坛,定于2019年7月11-15日在西藏山南市召开。会议将交流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研讨偏远区域PTS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山南是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山南北接拉萨,西邻日喀则,东与林芝相连,南与印度、不丹接壤。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林立的雪山、幽深的峡谷、交错的江湖。这里不仅有丰富的高原自然风景,还有历史悠久的寺庙和遗址,这些景观就像藏传佛教的传奇故事一样,体现着藏文化的神秘、博大、悠久与精深。研讨会主办单位欢迎从事极地及高山PTS研究及相关工作的各界人士相聚在西藏、相聚在山南!一、会议时间、地点:会议时间:2019年7月11-15日会议地点: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泽当饭店会议规模:150-200人二、会议征文及研讨主题PTS在极地、高山、远洋等偏远区域的赋存、长距离迁移机制及生态风险;极地、高山、远洋等区域输出食品中PTS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PTS样品前处理技术及高灵敏度分析鉴定方法;极地、高山、远洋等偏远区域新型PTS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极地、高山、远洋等生态系统中PTS赋存,迁移转化的影响;其他极地、高山、远洋中PTS相关研究。三、应征论文:研讨会采取主题报告、口头报告、论文摘要集与会议专刊等形式开展交流。1.论文摘要要求内容简明扼要,能反映工作特色,含图表和参考文献不超过2页。具体格式如下:页面:A4标准(宽:21厘米,长:29.7厘米)。页面设置:左右上下各留空白2.5厘米。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作者名:小四号仿宋,居中。单位名、市名、邮编、E-mail地址:五号宋体,加圆括号,居中,下空一行。关键词(五号宋体,自版芯左起顶格),正文(小标题小四号黑体;内容五号宋体,行距固定值16磅)、主要参考文献(小五号宋体,自版芯左起顶格)。2.论文摘要电子版请按格式要求排版后发送至jjfu@rcees.ac.cn,并务必在邮件主题上写明“第四届极地及高山地区PTS--口头”或“第四届极地及高山地区PTS--摘要”字样。并同时在邮件中写明投稿者详细联系方式(附表2,内含电话,传真及邮寄地址),方便接收后续通知。征文截止日期为2019年5月31日。3.本次会议将在《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SCI,IF:3.1)和《环境化学》(核心期刊)组织出版会议专刊,有意投稿专刊的参会人员需先行联系会议联系人(jjfu@rcees.ac.cn),论文需在JES或《环境化学》投稿系统内选择相应专刊并完成投稿,最终根据同行评审结果决定论文是否录用。四、会议重要日期: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5月31日摘要截稿日期:2019年5月31日报到日期:2019年7月11日-12日五、会议注册费:本次会议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盖章的会议通知将在会议现场发放,提前需要的代表请告知会务组邮寄。会议收取会议注册费2480元/人,含注册费、资料费,由承办单位西藏腾邦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开具统一发票(发票类型分“会议费”、“会务费”两种),研讨会注册费可现场刷卡支付,也可先行通过银行汇款,汇款信息如下:户名:西藏腾邦会展服务有限公司账号:54001013836053004693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拉萨德吉路支行六、会议赞助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学术研讨会议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藏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发起,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该学术研讨会也是国内极地(含远洋)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与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检测相关化学品及仪器企业商家了解和掌握世界相关研究领域发展前沿,展示和宣传最新学术成果、产品的重要平台,欢迎有意赞助会议的商家/公司接洽。七、会议住宿与交通(一)住宿酒店山南泽当饭店,地址:山南市泽当镇乃东路19号住宿费标准:420元/间.天(标准间/单间);780元/间.天(套间);山南市海拔高度3500米左右,建议2人住1间标准间,以便互相照应。(二)交通说明为提前适应高原环境,会议安排2天报到时间。7月11日-12日8:00-18:00期间,会务组安排大巴在拉萨贡嘎机场接机(等人坐满出发),其它时间不安排,请与会人员自行前往酒店报到。自行乘车路线:(1):山南长途客运站到酒店:从山南长途客运站乘出租车到酒店费用大概需要15元左右。(2):机场到酒店:从机场直接乘出租车到酒店,全程约97公里,约80分钟左右,车费约400元。八、会议回执7月份属于西藏自治区旅游旺季,住宿紧张,请务必于2019年5月31日之前填写《第四届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学术研讨会回执》(附表2),并发送至会务联系人,以便会务组及时落实会务安排。九、联系方式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系人:傅建捷电话:13811608685;电子邮箱:jjfu@rcees.ac.cn;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邮编:1000852.西藏大学理学院联系人:布多电话:13638910193;电子邮箱:phudor@163.com;联系地址:西藏拉萨市藏大路10号,邮编:8500003.西藏腾邦会展服务有限公司联系人:姜花蕾电话:18308018776;电子邮箱:920577658@qq.com;联系地址:拉萨市巴尔库路运管局退休基地11-3,邮编:850000十、生活提示:1.由于西藏地区属于高寒缺氧地区,有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症者不建议前往。其他人员出发前10天左右开始服用红景天口服液(胶囊)等抗缺氧药物。2.西藏地区早晚气温变化较大、紫外照射强度较大,建议前往者建议携带防水冲锋衣、太阳镜、遮阳帽、防晒霜等必要用品。3.在西藏期间,不吸烟、不喝酒、不跑步、不做剧烈活动。附件1:“第四届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学术研讨会”日程(草稿) 附件2:“第四届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学术研讨会”回执表 附件3:“第四届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学术研讨会”会议地点
    2019-02-15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8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