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学术编辑做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并作精彩报告

  5月29日上午,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促会小组、水质学论坛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团委共同举办了 “Nature Communications Associate Editor 面对面”报告会。应中科院青促会会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旭博士的邀请,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地学方向的学术编辑夏瑒(Yang XIA)博士做客中心,在环境科学楼的学术报告厅为中心师生做题为《Publish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the Nature journals》的主题报告。生态中心部分青促会会员以及职工和研究生6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报告由王旭副研究员主持。

  夏博士首先概述了《Nature》以及《Nature》系列子刊的整体架构、细分范畴及审稿程序,并详细介绍了《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的编辑团队、论文审阅以及编辑流程,尤其是为中心职工和学生就文稿准备、审稿人物色、意见回复和修改等环节提供了详细的注意事项,并深入解读了《Nature Communications》不同类型文章的特点、区别以及期刊长远定位。随后,夏博士还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视角例述如何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高质量研究论文及期刊编辑关注的热点问题。最后,与会职工和学生与夏博士就如何发表高水平论文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整场报告会学术气氛浓厚,参会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对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夏瑒,英国东安吉利亚大学生态经济学博士,现任《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地学方向(Earth Team)副主编,主要负责社会经济、环境政策、健康风险、气候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相关主题稿件的审稿工作。目前,夏博士个人还针对华人读者建立了“优秀学术论文案例库”微信公众号,旨在分享优秀学术论文成功发表案例与要领,交流论文发表技巧,追踪学术圈热点等。

报告会现场

 

青促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小组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心团委

2019年5月29日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865号